再遊美麗桃園區 虎頭山環保公園.忠烈祠 ... 110.04.27
昨日桃園六公園逛遊很夠癮 (連結)
意猶未盡今日再加碼續賞景
桃園火車站→#77藝文町→213公車→#虎頭山環保公園→徒步1.2KM→
#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→榮總微笑單車→#土地公文化館→桃園火車站賦歸。
桃園77藝文町--- 桃園區中正路77巷5號
桃園77藝文町前身為桃園警察局日式宿舍群,
規劃為歷史建築,市府重修後活化為文創園區。
園區佔地不大,規劃有多元化的空間區域與展演活動。(網站)
時間還早,商家尚在準備營業中,未能參觀內部展示。
搭213公車來到虎頭山環保公園,下車進入園區。
眼見烏雲籠罩著山頭,不一會兒雨滴了下來,
剛躲到涼亭,雨就下大起來,由於缺水嚴重,
遊客們都高興的嚷著下雨了、下大一點啊……
可惜,來得快,去得急,約十來分鐘吧,雨就下班了。
喜見「桃機一號」飛到虎頭山上來了。
原2018地景藝術節設置在中壢青塘園區的
在青塘園區時是全面開放可入內參觀&取景的,
現在則禁止入內。 內部景況參閱108.04.10 (連結)
摯友老劉說虎頭山環保公園距離 忠烈祠僅約1.2km,
由於是下坡路,雨後又清涼,就給他走過去了。
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---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
是台灣與日本境外唯一完整保留的神社建築。
沿著參道、石獻燈、緩步行經鳥居、手水舍、銅馬雕塑、狛犬、中門、
拜殿、直至本殿,典雅肅穆的唐風建築,帶你走入昭和時代。
▲ 鳥居在神社當中具有指引作用,也是神與人的界線。
此處的鳥居最原始設計是有二根橫梁的明神鳥居造;
因上層的笠木與島木被去除,外型像是雙十。
▲ 進入神社參拜前可供民眾洗手與漱口的「手水舍」
▲銅馬雕塑 ▼狛犬
中門
▲ 建造材料使用檜木、杉木,質地細緻,搭配保留完整的大木結構系統,
讓人感受到神社文化園區莊嚴樸實之美。
拜殿是整區最精緻漂亮的地方
(一般來說,參拜者並不能進入拜殿與更裡處的本殿,
但基於文化推廣,作為歷史建築,桃園神社開放此區讓民眾參觀。)
拜殿供奉抗清、抗日等先烈牌位
▲ 主殿---主祀神為鄭成功、劉永福、丘逢甲。
▲ 主殿屋簷下的海老虹樑,因為屋簷是向下彎曲的,
於是左右兩側也有彎曲的樑來支撐,稱為「海老虹樑」。
日文漢字「海老」是蝦之義。
▲通向本殿的木造階梯有八階,每階僅17公分寬,
僅踏上成人的前半腳板,俗稱半步梯,這個特殊設計,
使人低頭謹愼以防摔倒,而自然心生敬畏。
▲ 神職或管理員辦公的「社務所」
(在此謝謝導覽志工的 詳介)
離開忠烈祠後走到榮總路口借騎微笑單車,騎去向土地公行禮。
土地公文化館 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
土地公文化館一樓為廟埕廣場,不定時舉辦民俗藝文表演、
市集活動等,提供民眾與土地公文化交流的空間。(網站)
廟埕中有文化館福德宮,供奉著土地公與地母娘娘,
但館內不燒香、不燒紙錢、不添香油,尊重心誠則靈。
館內設置有....桃園開發史、土地公信仰介紹、特色廟宇造像藝術、
土地公節日慶典、科儀活動、海外土地公信仰、各式展間等,
給民眾一個寓教於樂的場所,也讓民眾更加了解土地公與桃園沿革。
※這裡僅分享部分相片,有興趣者再參閱 相簿*87張
宜蘭、花.東、桃.竹.苗、中.彰.投、雲.嘉.南、高.屏.金.馬、國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