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一日遊C--台中公園 104.02.03
今天的遊程首站是,老劉提議去走走、懷舊的”台中老公園”。
民國56年,那時候我還是小賴,第一份工作是在台中,
曾與小學同窗徐青榆到台中公園划過船。
記得先由小徐划,划呀划的,小賴手癢也想嘗試划船的滋味,
由於船槳固定,換划就需要更換座位,兩人想說省事事省,
就近將小船靠在岸邊,由我用手攀著湖岸,小徐移動到我的座位上,
沒想到這一移,小船也跟著移動,居然盪向湖中心的方向,
無地使力用腳鉤船回岸的小賴,被迫”撲通”一聲-----下水了,
就這樣兩人在公園邊划船邊曬太陽,直到曬乾了褲子才上岸。
今天舊地重遊,一晃就是四十幾年了,糗事居然成了鮮明的回憶。
建於日治時代,佔地約32,889坪的台中公園位於台中市公園路,
與自由路、雙十路、精武路交接,環境優雅,曾為台灣八景之一。
台中公園是台中目前唯一自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公園,
有獨特的歷史意義,也是台中面積最大、位於鬧區的綠地。
▲公園路與精武路路口的大門
歷經歲月痕跡、屹立不搖的老樹,枝葉扶疏,更顯得蒼勁挺拔。
台灣燈會,今年將在台中舉辦。
台中公園展出的主燈是11年前羊年時的主燈,今年將重新亮相。
▲望月亭建於西元1889年,是目前僅存的臺灣府城遺跡,
由於當年清廷來臺灣設省,來臺巡撫劉銘傳將臺中定為台灣省會,
因而修建了八座城門以及四座城樓,望月亭即為八座城門中的北門
所遺留下來的建築物,隨著時代的變遷,
這些舊城樓在日據時期幾乎都已銷毀殆盡,只剩下唯一倖免的望月樓,
亭中「曲奏迎神」的匾額,為臺灣知縣黃承乙所提,
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匾額,是臺中公園歷史最為悠久的紀念物。
更樓原為吳鸞旂公館之正門門樓,吳鸞旂公館約於1980年拆除,
臺中市政府為了保留公館的歷史遺跡,將更樓遷移至臺中公園內,
是目前 臺灣僅存下來的中式更樓建築物。
台中公園經過一百多年維護與整理,將古典與現代化兼容並蓄保存,
公園內日月湖中的湖心亭,建於清光緒34年,
與台中公園附近的中山橋同列為台中市定古蹟。
園內人工湖提供小船出租,還有望月亭、砲台山等古蹟。
休閒娛樂設施另有網球場、露天音樂台及兒童遊樂設施等。
景色優美的台中公園,是市民與旅客台中旅遊休憩的好地方。
▲雙十路與自由路 路口的入口
台中公園成 名 過程
1903.10.28落成啟用,初名「中之島公園」。初期尚無台中地標-湖心亭。
1945年二戰後,更名為「台中公園」。
1947年改名為「中山公園」。池亭也被更名為「中正亭」。
2000年4月,再度改稱「台中公園」
▲公園路與自由路路口的 入口
歐風洋式建築的湖心亭,建造於西元1908年,
為慶祝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典禮而建,
來臺主持的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曾夜宿此亭,湖心亭因而聲名大噪;
從日據時期開始,湖心亭就一直是臺中市的象徵,
在1999年4月17日,湖心亭已正式公告為「市定古蹟」,
其範圍包括了涼亭及鄰近的中山橋在內。
小船依舊在,不見划船人,人,依舊在ㄏㄨㄚˊ………..只是都改滑手機了
台中公園與台北新公園(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)一樣,都是老公園,
都在市區中心。但隨著交通的方便,各處休閒景點的遽增,
加上市中心的移動變化,而有邊緣化、遊客減少的現象,
這也正好給兩公園的環境增添清靜、悠閒,而這氛圍老賴喜歡。
搭火車:至台中火車站,依▲圖約750~800公尺10來分鐘可達。
自行開車:從中港交流道下,走台灣大道往車站方向行駛,
至台灣大道一段與自由路交叉口左轉,至公園路時即可看到台中公園。
台中一日遊A---清水鰲峰山、港區藝術中心 104.02.02A
台中一日遊B---鹿港台灣玻璃館、清水高美濕地 104.02.02B
台中一日遊C---台中公園 104.02.03C
台中一日遊D---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104.02.03D
台中、彰化、南投走遊景點明細連結表 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