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復興 角板山公園、溪口吊橋、羅馬公路 105.03.07
老友 二馬先生想去”羅馬公路” 兜風,已講過幾次,
繼上週慈湖遊後,趁著天氣還未變差之際,於今日成行。
由於兩人未先講好,走遊景點因而有些變化,卻都同樣新鮮。
老賴規劃同上週走台7線到慈湖、百吉隧道的方式,再繼續南下,
沒想到老馮以導航選走近10公里的台7乙線,
等來到與台7線交會處,都已超過事先查找了大溪老茶廠的
幾個景點,而直接就到了桃園市復興區的角板山公園。
▲今天走遊或小歇的景點 1~5
五年多前於遊拉拉山森遊區途中曾來過角板山公園,
惟當日雨下不停,未能好好瀏覽公園全景,即告回北。
今天,悠閒的逛遍了公園,也觀賞了景色幽美的溪口台地。
角板山公園又稱復興公園,四周群山、溪谷環繞,景色絕佳,
公園內古木參天,花木扶疏,綠蔭蔽天,空氣清新怡人,
有台灣”廬山”之美稱。
從公園也可俯瞰溪口台地、吊橋和山巒疊翠的優美景緻。(註)
▲兩棵枝椏相連猶如拱門的,就是當年蔣總統與夫人手植的合抱榕樹。
由角板山公園俯瞰 溪口台地 與 興建中的 新溪口吊橋
▲事後方知:公園右側即是先蔣總統的行館(圖的上方處),
館內有一條神秘的隧道是當年位於山洞中之作戰指揮所,
現已開放供民眾參觀。 今日錯過,留待下次了!
位於羅浮村的兩座橋。
粉紅色的鐵索吊橋 - -復興橋 大紅色鋼樑拱橋 - -羅浮橋。▲
復興橋的前身是「拉號吊橋」,拉號在泰雅族語為「橫跨」的意思,
原來的吊橋只能供人徒步通行,所有的民間物資必須以挑夫或單車搬運,
生活相當艱苦,政府便在民國54年間開始改建,民國55年完工。
復興橋採巨大鐵索吊橋造型設計,總長有152公尺,
橋塔高約18公尺,為當時全台灣跨徑最長的景觀吊橋,壯觀動人。
民國83年,由於為了疏解大量車流量,
於復興橋吊橋旁另興建了全長230公尺羅浮橋。
過羅浮橋後約1.3公里,往右接桃118縣道往關西方向
即為羅馬公路。由於「羅馬公路」係連接桃園"羅浮"及
新竹"馬武督山",因此以『羅馬』為命名,全長35.7公里,
是縣道118的一部分(關西-羅浮)。
羅馬公路走約一百多公尺即可到達 "樂信瓦旦紀念公園"。(簡介看這裡)
來到溪口部落。因由角板山之蔣公行館遠眺,地景猶如蔣中正先生故鄉~
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,遂由蔣先生名為~溪口部落。(全數是泰雅族人)
此部落在羅馬公路未開通前,對外交通居需依賴溪口吊橋,
過吊橋再上至角板山(公園),始能銜接聯外道路。
(也即由角板山公園下方石階往下,過溪口吊橋亦可抵達溪口台地。)
▲以前舊溪口吊橋的樣貌 (From: Google地圖)
▼如今只剩索塔屹立溪畔,新溪口吊橋正在興建中。
美腿山遊憩區,非假日商家休息,無景可賞,僅留下應景美腿照。
遊程:08:40中和交流道→下三峽交流道→台7乙線→09:30角板山公園→
10:50復興橋→羅馬公路→11:35樂信瓦旦紀念公園→12:15溪口部落→
12:30溪口吊橋→13:10美腿山遊憩區→13:55關西鄉之香午餐→14:40賦歸。
相關記事: 99.11.13 復興 拉拉山.角板山公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