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八日遊之4A
婺源 篁嶺古村 105.09.08
今天遊覽有中國最美鄉村美譽的”婺源篁嶺古村”。
進入篁嶺遊客中心後,須搭纜車到山上的古村。
▲圖中左那一大片房子,說是為把山上的村民遷移下來而興建的。
如此山上古村 (含古風)才能妥善、完整的保存下來。
要不,像咱台灣好多號稱古厝的房子,都全沒了古意,怎懷舊?
▲已過了篁嶺盛名遠播的油菜花季,
纜車下的小雛菊代表來迎賓。
篁嶺景區面積5平方公里,參觀篁嶺古村就從它的
“民俗文化展覽館”開始。
展覽館的棟、樑俱是最質樸的原木、本色,油、漆都免了。
篁嶺古村官網介紹它有八項特色,但聞名的有三項。
1. 曬秋人家 2.梯田花海 3.天街秀
先來到篁嶺天街,它長388米,橫貫東西,
九條巷道由天街分支,延展至村莊的各個角落。
天街是篁嶺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,也是篁嶺的“商業一條街”,
兩邊商舖林立,各種當地特色的業態在此匯聚:
這裡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現場雕刻、修復,
有民間藝人製作竹編用品,工藝畫傘,現場作畫等。
優美的木雕 精雕細琢、栩栩如生、輪廓分明、層次立體…..
婺源古村群山環抱,梯田層層疊疊,房屋鱗次櫛比,
古建築粉牆黛瓦,飛簷翹角,雕刻精美,佈局典雅。
古村落與自然山水相融,景色十分壯觀。
接著是這季節正可欣賞到名符其實、最負盛名的” 曬秋人家 “ 景色。▼
婺源篁嶺,地處江南山區,因村中“地無三尺平”,
村落依山而建,村民房屋呈階梯狀扇型分佈,受地形限制,
山中村民沒有空地晾曬農作物,家家戶戶在房頂上假設眺窗,
架起長長的木架,使用竹曬匾晾曬在曬台上晾曬,
既不佔地方,又便於收藏。
每年夏秋交替,房前屋後成了竹曬匾的世界,
長長木架托起圓圓的曬匾,春曬茶葉、蕨菜、水筍;
夏曬茄子、南瓜、豆角;秋曬黃豆、稻穀、辣椒……,
五顏六色的作物,襯托著徽派古建粉牆黛瓦、青山綠水,
層層疊疊的民居村落,形成了一幅幅五色斑斕的山水畫。
另一個頗負盛名的篁嶺特色是萬畝梯田同時盛開的油菜花海。
3~4月時的篁嶺,就像咱們台東六十石山與赤柯山的 “金針花季”,
該是愛好攝影者與遊客必來的朝聖之地吧!
入秋了,從村里天街走到村外,迎來的,沒有花海,
只是一片層層疊疊、光禿禿的的高山梯田,
沒有花海點綴,它仍有著廣袤、壯觀,動人心魄的大氣,
感受得出先人 向山借地、胼手掋足、勤勞開墾的辛苦。
垒心橋 壘心橋?
顧名思義,將三顆心壘在一起,可見橋上定是驚險刺激。
全長300米左右的壘心橋,有長達50米的高空透明玻璃橋面,
站在上面,100米的垂直落差,讓人心有餘悸,舉步維艱之感。
村裡有間怪屋,怪屋上下兩層,一樓是斜屋,
人置身其中,站立不住,易失去平衡;
二樓是倒屋,屋頂在下,桌椅在上,
人可用雙手,輕觸桌面禮盒、拍照,
再將照片旋轉180°,即可見 正妹的神奇功力了。
走馬觀花的旅遊團,居然排出了兩個半鐘頭,
觀賞聞名遐邇的「曬秋」景觀與層層疊疊的高山梯田,
讓這趟遊程增色不少啊!
更多的”相片” 在 這裡
江西八日遊每日遊覽景點如下連結 :
2A.龍虎山仙水岩 2B.鷹潭上清古鎮、天師府
5A.婺源清風仙境 5B.景德鎮 陶瓷歷史博覽區
6A.九江潯陽樓、碧龍潭 6B.九江新廬山三疊泉景區
8. 南昌秋水廣場與江西遊後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