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中正 台灣博物館 南門園區 104.04.23
國立台灣博物館系統 除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本館外,
尚有襄陽路25號的土銀展示館,(原土地行銀總行,日本勸業銀行舊廈)
以及今日久兄帶大家參觀,於102.11.30開館的「南門園區」。
日據時期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」創建於1899年,
為製造及試驗樟腦、鴉片等兩大專賣品的重要生產基地,
1901年改稱南門工場,1931年再改名為臺北南門工場。
戰後本工場由政府接收,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,臺灣專賣(公賣)業務
縮減為菸、酒、樟 腦三項,本工場於1952年改稱臺灣省樟腦煉製廠、
1956年再改名為臺灣省樟腦廠。
1967年12月樟腦開放民營,本工場遂停工廢廠。
今日建築物僅有樟腦倉庫(↖紅樓)、物品倉庫(↗小白宮)和四百石貯水槽,
現存基地面積不及日治時期的八分之一。
1998年,南門工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。2006年本工場土地建物撥交
臺灣博物館,將古蹟建築物再利用為展示館,並新建一棟典藏庫房。
園區內主建築---紅樓,本身是一棟兩層樓之紅磚和鋼筋混凝土混造建築,
很特別是附設有單斜鐵骨造屋架之"荷造場"。
▲紅樓 1F 設有賣店跟餐廳(呦呦‧荷造場11:00~20:30營業)
這棟落成於1902年的明治時代石造建築,名為小白宮,
是園區內最古老建築,原為樟腦鴉片堆放的"物品倉庫",
現為多功能展示空間
▲行政大樓: 是博物館的典藏空間。
名為"四百石儲水池",當時作為灌溉、清掃、消防等用途
現作為園區內之多功能展示空間---小白宮的內部
今天參觀適逢無展示,但精密的屋架結構也是一項美的藝術品呢!
▲南門工場遺構區
▼古蹟展示---輕便軌道(手推台車)遺構
▲古蹟的展示---1916年所建電動貨梯的機坑遺構
▼精心製作&美化的儲物櫃
樟腦是人類發明的第一種合成塑料---賽璐珞的基本原料………..
早期見過的一些由賽璐珞製成的產品▼
▲自動步槍的製造材料與樟腦無關,有關的是子彈裡的火藥
▲一樓的常設展區是介紹南門工場時空變遷的「百鍊芬芬」
---樟腦生產的興衰
▼二樓的「毛毛的洞洞國之旅」特展」有許多互動遊戲,,較適合小朋友,
都市裡細皮嫩肉、文質彬彬的農夫農婦 (只有斗笠像)
南門園區感覺像是街角一樂園,很適合親子活動的公共空間
高標準的洗手間
壁畫是利用舊物 日本瓦的 橫切面與馬賽克磁磚等構畫而成
▼台灣菸酒公司(前為專賣局)建於1913年的文藝復興式紅磚建築。
約10點半離開台博館南門園區,續往第二個景點「四四南村」參觀。
宜.花.東、桃.竹.苗、中.彰.投、雲.嘉.南、高.屏.金.馬、國外
館址:台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
開館時間:園區:週一至週日6:00-22:00
展示館:週二至週日9:30-17:00 ●每週一、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
●每逢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日均照常開館
台灣博物館內部參觀須買門票:全票20元,半票10元
捷運--中正紀念堂站7號出口,步行約300公尺,不到五分鐘
公車--財政大樓站 :5、38、204、227、235、
241、243、630、662、663、706
相關資料摘錄自http://www.ntm.gov.tw/tw/public/public.aspx?no=4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