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大溪 御成古道、齋明寺&古道 104.01.19
今天至桃園大溪區作一日遊,上午走”御成古道”,參觀「齋明寺」,
然後再走”齋明古道”下到瑞安路一段,走回大溪橋停車場,
完成兩條古道的一圈繞走。
▲粟子園大溪中油站有創意,希望祈願陀螺能帶給來客各種吉利。
09:00會合於大溪交流道,再行車至大溪橋旁的停車場。
再從大溪橋對面的粟子園大溪加油站旁小馬路進入,起走御成古道。▲
桃園大圳供養塔為紀念日據時代桃園大圳工程施工時,
因公殉職及病歿的職工奉祀紀念碑石。
桃園大圳是日治時期北臺灣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,
西元1916年11月籌備興工,直至1928年〈昭和2年〉各支幹線全部竣工,
歷時13年,總工程費達426萬日圓,水路總長度約1100公里 。
御成路古道又稱栗子園古道,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 (1788年),
原先是一條曲折難行的小徑,後在西元1923年時因東宮太子裕仁訪台,
以紀念的名義將御成路修築為石版道路,從此命名為御成路古道。
起點在大溪鎮員樹林國防大學中正嶺後門,終點在粟子園大溪加油站,
長僅約1公里,日治時期為連通龍潭與大溪的主要道路。
▲叉路口有齋明寺標誌,在此右轉。
大溪齋明寺的 第一道外牆。右側小路即可通往 古道。
路旁幾株櫻花已綻放,在這蕭瑟的寒冬添了些許暖意,
也自是吸引大家的注意,添了些許欣喜。
大溪齋明寺建造於清道光三十年(西元1850年),是大溪鎮歷史最為悠久的禪寺。
常,謂如來法身 其體常住,永遠不變不遷。▲
樂,謂如來法身 永離眾苦,住於涅槃寂滅之大樂。
我,謂如來法身 自在無礙,為遠離有我、無我二妄執之大我。
淨,謂如來法身 離垢無染,湛然清淨。
大溪齋明寺建造於清道光三十年(西元1850年),是大溪鎮歷史最為悠久的禪寺。
寺廟裡主祀觀世音菩薩,左右兩側各為目蓮尊者與地藏王菩薩,
配祀神祇則為金童玉女、哪吒太子、韋馱菩薩與五顯靈官大帝。
齋明寺歷經六代住持,後在聖嚴法師時期歸由法鼓山管理。
該寺原於1997年4月以前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,現為直轄市定古蹟。
齋明寺百年古剎,維持原有樸實莊嚴的風貌。
前方環境清幽、草木扶疏。▲
▼後方種植有吉野櫻步道、百年老樟樹…..
建有禪堂,禪修心體驗園區,自成一方寂靜祥和的天地。
質樸的齋堂與廚房迴廊,線條簡單、柔美
▲沿著齋明寺圍牆邊的文化走道直行,即可通往古道。▼
出齋明寺走約 10分鐘左右後可抵古老的齋明寺山門。
出了山門再穿越大溪桃64號道路後,有座懷恩亭,在此小憩。
繼續往下則通到栗仔園,最後與台4線介壽路相連,全程約需15分鐘。
由介壽路上看大溪橋。
今天御成古道、齋明寺古道繞走一圈,全程約3公里而已,
坡度平緩,石板路好走,加上參訪古寺,是很輕鬆的半日遊程。
大溪一日遊時程: (下午遊程參閱這裡)
09:00會合於大溪交流道→09:40御城古道→10:10中正嶺公園→
10:34齋明寺11:20→12:14大溪橋頭→12:45大溪公園→13:00大溪老街→
13:15午餐(麵飯餃)→14:12大溪公園→14:52月眉古道→15:12李騰芳古宅→
15:34回到月眉古道→15:46鳳飛飛老家→16:15賦歸。
齋明寺詳盡紀載請參閱 這裡
往齋明寺交通資訊: (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153號)
搭車:可搭乘桃園客運往龍潭線至齋明寺站下車,沿齋明街步行約7分鐘可達。
開車:沿台3線或北二高大溪交流道往員樹林方向,至員樹林後第一個紅綠燈處,
左轉通過齋明寺的山門牌樓直行可達,寺前大廣場可停車。
宜蘭.、花東、桃.竹.苗、中.彰.投、雲.嘉.南、高.屏.金.馬、國外